10月20日,每周新闻速报

[2025-10-20]

中国按下全球eSIM发展加速键

近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日前宣布均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并已在国内31个省区市正式上市推广eSIM手机业务。不过,在商用试验期间,运营商暂不开放线上方式办理eSIM手机业务,用户需持eSIM手机到线下营业厅门店办理开通eSIM手机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运营商对eSIM手机业务的普遍支持,不仅将带来中国消费者体验的全新升级,更将对全球eSIM技术的加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eSIM是通信行业对全面数字化时代的一种主动适应。随着中国市场的eSIM手机业务普及、eSIM-only设备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物联网领域SGP.32标准的部署,将共同推动全球eSIM行业进入持续增长周期。


华为黄雒蒙:AI向新,构筑 “向心”体验

近日,黄雒蒙表示,随着AI时代的加速到来,运营商可以通过CT与IT的融合创新,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向心”体验,加速AI服务普惠,同时为行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黄雒蒙现场分享了中国运营商在AI业务探索和商业模式升级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中国移动已发展超过6000万AI新通话用户,5G-A套餐已在31省落地、覆盖数千万用户。在提升用户“用智”体验的同时,也增强了行业从流量经营向体验经营模式转型的信心。

展望未来,黄雒蒙相信,通过加速CT和IT技术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云网边端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运营商正在成为AI服务市场创新和发展的引领者。最后,黄雒蒙表示华为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中国移动,携手广大产业伙伴,深化协同创新,为亿万用户构筑“向心”的数智化服务体验,共谱智能时代篇章。


新疆移动解释局停用户手机

近日,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官方微信账号(以下简称“新疆移动”)就近日网上热议的用户回国后手机“被保护性关停”一事进行了回应。新疆移动表示,9月19日,用户李先生使用的号码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导致关停。由于境外网络原因,新疆移动发送的两条停机前提醒短信并未成功触达。10月5日,李先生回国后拨打10086要求复通,因客户表示该号码非本人实名登记,客服无法为其完成在线视频复通。后续至10月16日期间,我们多次与李先生沟通,客户确认自己为该号码实名登记人,日前已协助客户依法合规完成号码复通。新疆移动承认,在此期间,公司存在跨省协同不畅、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

据此前媒体报道,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李先生在某平台发声称,自己从尼治尔回国时手机突遭“保护性关停,在零下几度的路边冻到崩溃”。李先生称,他询问运营商客服得知,为了防止其被电信诈骗,手机号被进行了“保护性关停”,“我站在街上当时挺绝望,手机打不出去电话付不了账。我又很饿,呼呼的风刮着我的耳朵”。中国移动客服表示,关停手机号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权益,避免号码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规违法行为。停机15分钟前会收到保护性关停的短信,二次实名认证即可复开。


5G新通话亟需解决商业模式难题

 近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5G新通话新一代AI通话应用“通话健康管家”在会上亮相,引发关注。

5G新通话是运营商基础通话业务的升级,为用户提供多媒体、可视化、全交互的全新体验,是基于5G网络推出的新一代通话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许明指出,新通话是5G公众应用的重要创新方向,对升级传统通信服务、打通数字服务“最后一公里”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中国5G新通话已进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已建成基于数据通道(DC)的新通话网络,用户总数突破5000万。国内主流品牌已有超80款机型支持该功能,终端生态初具规模。尽管前景广阔,5G新通话的发展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首先是技术碎片化问题。目前,三大运营商采用独立的SDK开发框架,导致终端厂商需为同一机型适配多套系统。以小米、三星等品牌为例,其手机需分别集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SDK,这不仅增加了开发成本和资源占用,更导致用户在不同网络下体验不一致。其次是商业模式的缺失。当前,新通话的应用场景多集中于效率提升(如远程协作)和普惠民生(如无障碍通信),但直接产生收入的商业模式仍不清晰。运营商主要依赖基础套餐收费,而增值服务(如虚拟形象定制、高级翻译功能)的付费转化率较低。


Omdia:Q3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 vivo重返第一 华为排名第二

近日,Omdia 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同时竞争格局愈发胶着,头部厂商排名差距持续收窄。

从厂商份额来看,vivo以1180万台的出货量重回第一,占据18%市场份额。华为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出货量10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苹果延续上一季度的涨势,出货量1010万台,排名相较去年同期上升两位,跻身市场前三。小米出货1000万台,OPPO出货990万台,分别位列第四第五。

Omdia分析师钟晓磊表示,尽管市场已连续两个季度回调,但跌幅的收窄意味着年初国家补贴计划带来的阶段性出货波动正在消退,市场节奏逐步回归常态。厂商也正进行更为长远的战略性部署,华为自今年年初的Pura X起,在其主要新品全面预装Harmony OS 5.0系统,尽管这一举措短期对其系统使用体验提出更高挑战,并需要集中投入资源优化软件兼容,但在长远的坚定执行下仍有望为华为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护城河,尤其是在存量型市场竞争中。”


自进化AI原生手机!荣耀Magic8系列发布,售价4499元起

近日,荣耀正式发布年度旗舰新品——荣耀Magic8系列,并发布了自进化AI智能体操作系统——全新 MagicOS 10。

依托在AI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荣耀Magic8系列通过“8大AI技术领先、8大AI体验领先、4大影像领先、8大性能领先”,以“8848巅峰旗舰”之姿,定义首款自进化AI原生手机,为行业树立开创性标杆。


vivo IoT全家桶随X300焕新亮相

近日,vivo正式发布全新vivo X300系列旗舰手机。vivo WATCH GT 2、TWS 5以及Pad5e等IoT全家桶同步亮相。

vivo WATCH GT 2搭载一块2.07英寸的超大屏幕,采用侧边超窄边框设计,黑边最窄至 1.8mm,屏占比更是高达82.4%,视觉效果出色。高达2400nits的局部峰值亮度堪称户外运动好搭子。支持照片表盘一碰换。续航方面,vivo WATCH GT 2可提供最长33天蓝牙续航、18天独立通信续航(同号双终端模式),首次突破“月”级续航。

除此之外,vivo WATCH GT 2搭载健康AI智能算法体系,在核心监测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支持轻律减脂指导,更有100+运动模式,专业跑步指导、力量训练、网球模式等,全面指导用户日常运动。支持女性生理周期、睡眠监测、家人健康关怀等,提供全天候健康守护。


中国移动张冬分享“Agent for 4E”发展理念

近日,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指出,AI技术正从虚拟走向现实,从感知世界迈向改造世界,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呼唤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人机连接新范式。作为AI“国家队”,中国移动将在“十五五”期间持续激发AI for LPG(AI赋能生活、生产和社会治理)发展新动能,全力做好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系统推进数智设施、技术、应用、安全、合作五大领域升级。

张冬分享了中国移动“Agent for 4E”的发展理念:

第一个E是Agent for everywhere,入口无处不在。中国移动将深度融合终端5G消息、中国移动APP,构建全域触达的智能服务入口,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得如影随形的智能交互体验。在硬件侧,AI智能体为手机、智能穿戴、家庭泛屏等终端赋能,让每一台终端都化身协同作业的智能助理,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联动与高效服务。软件侧将AI智能体能力深度嵌入到各类应用中,用户不仅能够快速调用软件服务,更能收获“千人千变”的智能推荐。

第二个E是Agent for everything,赋能万事万物。中国移动以“万物皆可智联、万事皆有灵犀”为核心理念,让AI智能体深度渗透到每一个场景。在生活领域,AI智能体化身家庭管家,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设备自主运维与个性化服务的推荐;在生产领域,AI智能体贯穿设计、生产、质检的全流程,推动传统产业向柔性化、智能化跃迁;在社会治理领域,AI智能体化身城市大脑,实时调度交通、能源与公共服务资源。

第三个E是Agent for everyone,人人一个智能体。张冬指出,AI智能体未来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不仅是代码与算法的集合,更是基于人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个性化养成的“数字知己”,人人都能跨越数字鸿沟,拥有专属的智能伙伴,感受科技带来的温暖、陪伴与情绪价值,真正实现AI服务人人、人人享受智能的美好愿景。

第四个E 是Agent for Ecology,全产业链协作。中国移动深知唯有打破产业壁垒,构建高效协同的生态体系,方能充分释放AI智能体的核心价值。为此,中国移动将构建智能体生态联盟,进一步共享商业价值,共建智能体store和智能体互联标准,开放流量入口,分享全球第一的连接规模和客户规模,加大资源投入,通过产业投资、产品合创、消费牵引等方式,携手推动智能体生态的繁荣发展。

“AI时代的机遇赋予每一个共建者,碳硅共生的未来需要每一份力量的汇聚。中国移动愿与各位合作伙伴通过技术共创突破核心壁垒,用共建拓展场景边界,生态共荣,激活产业潜能,让智能更加普惠,让创新更加澎湃,让未来更加可期。”张冬最后表示。


苹果前 CEO 斯卡利:OpenAI 是苹果数十年来的首个真正竞争对手

近日,据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表示,苹果在人工智能(AI)时代正面临一个强劲的新对手。据 BusinessInsider 报道,上周四在纽约市举行的 Zeta Live 大会上,苹果前 CEO 约翰 斯卡利(John Sculley)表示,OpenAI 已成为“数十年来苹果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人工智能并非苹果的强项,”斯卡利在谈及苹果时指出。从多个方面来看,苹果确实在 AI 竞赛中略显落后。相比 OpenAI、谷歌、亚马逊和 Meta 等公司频繁推出产品更新,苹果缺乏持续性的技术迭代。今年早些时候,苹果还推迟了其人工智能助手 Siri 的重大升级计划,遭遇产品发布上的挫折。斯卡利于 1983 年至 1993 年间执掌苹果。他将此前在百事可乐十余年积累的营销经验 —— 包括主导推出著名的“百事挑战”(Pepsi Challenge)广告活动 —— 应用于推广 Mac 品牌。在斯卡利任职期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 乔布斯与斯卡利及董事会关系紧张,最终于 1985 年辞职,并在 1997 年重返苹果,之后担任 CEO。在周四的演讲中,斯卡利也提到了外界对现任苹果 CEO 蒂姆 库克可能即将退休的猜测。他表示,无论谁接替库克,都需要带领苹果完成从“应用时代”向“智能体时代”(agentic era)的转型。“在智能体时代,我们不再需要大量应用程序,一切都可以通过智能体来完成,”斯卡利解释道。(所谓“智能体 AI”,指的是能够自主代表用户执行复杂任务、具备类人行为能力的技术。)现年 86 岁的斯卡利近期从营销科技公司 Zeta Global 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职位上退休,转任荣誉副总裁。他表示,智能体 AI 将帮助知识型工作者自动化处理工作流程中的繁重任务,从而推动更多科技企业转向基于订阅的服务模式。“过去我们以应用程序为核心,本质上是销售工具、销售产品;而当我们转向订阅模式时,人们只为他们实际所需的服务持续付费,”斯卡利说,“这提供了一个好得多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一位苹果的老面孔最近出现在 OpenAI:前设计主管乔尼 艾夫(Jony Ive)。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以超过 60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428.09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艾夫创办的硬件初创公司。本周,在 OpenAI 举办的 DevDay 大会上,艾夫表示,他希望其团队正在研发的设备能够解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自问世以来带来的一些问题。“正是他设计并打造了 iMac、iPod、iPhone和 iPad,”斯卡利评价艾夫时说,“如果说有谁能将这种设计理念融入大语言模型(LLM)领域,这里指 OpenAI,那很可能就是与萨姆 奥尔特曼(Sam Altman)合作的乔尼 艾夫。”


中国移动发布《云智算光互连发展报告》

近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算力网络创新联合体分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期间,移动云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移动研究院等多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发布《云智算光互连发展报告》,标志着中国移动在高速、智能、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云智算光互连发展报告》为光互连技术的演进与产业化落地提供了清晰蓝图:理念与内涵全面升级:报告系统阐释“云智算光互连”的核心理念,强调利用光信号传输优势,将光互连应用场景从机架、板卡向芯片级延伸。通过不断缩短电互连长度,从而延缓电互连在带宽、功耗与时延等方面的瓶颈显露时间。关键技术路径明确:报告系统梳理了从新型可插拔光模块、到OBO、NPO、CPO等光电共封装技术,再到线路级、分组级等纯光交换前沿方向,并结合典型应用场景提出跨层协同与架构优化建议,为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呼吁协同共建产业生态:报告指出,要推动电芯片、光芯片、光电共封、整机设备等各环节深度协同,打破领域壁垒,共同构建开放、标准化的技术平台与接口规范,促进跨厂商互联互通,打造健康可持续的光互连产业生态。

携手共进:凝聚产业合力启航新程

该报告是中国移动“联创+”计划的又一重要成果,汇聚了移动云在算力网络技术研发成果与落地实践经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高速互连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在光芯片、设备与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丰富落地经验。未来,各方将以《云智算光互连发展报告》为指导,围绕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床建设、标准制定与应用示范等领域展开更深层次合作,共同推动光互连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加速我国算力基础设施整体升级。


01.png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智奇数美编辑整理,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