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月11日,每周新闻速报
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苹果公司计划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以扩大国内生产,从而避免高额关税。这笔新的投资将苹果此前承诺的未来十年投资额度从5000亿美元增至6000亿美元。
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接待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他指出这是“苹果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此次公布的举措包括启动“美国制造计划(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旨在将更多的苹果供应链迁回美国。这家科技巨头还将为其他公司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其在美国国内生产关键零部件。“苹果将大幅增加其iPhone国内供应链的支出,并将建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智能玻璃生产线。”特朗普表示,“今天宣布的大规模注资,是迈向iPhone美国销售美国制造的终极目标的重要一步。”
苹果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其在第三财季因关税损失了8亿美元,预计本季度成本将上升至11亿美元。“我们显然在努力优化供应链,最终我们会在美国做更多的事情。”库克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并指出苹果正在美国12个州的24家工厂生产半导体。尽管特朗普称赞库克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天才和创新者”之一,但两人的关系却一直不太顺畅。今年5月,特朗普在其Truth Social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他希望在美国销售的苹果手机能在本国生产,尽管这家科技巨头已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印度。他还威胁称,如果苹果公司未能做到这一点,将对其征收25%的关税。在4月份,库克与特朗普政府官员会面,讨论关税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月,特朗普暂时将智能手机、芯片和其他科技产品排除在其对等关税计划之外。为了避免关税,苹果已竭力将更多设备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印度等国。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估计,一部在美国生产的iPhone成本可能高达3500美元,而目前一部iPhone 16 Pro的成本为1000美元。不过屋漏偏逢连夜雨,消息称特朗普计划将美国对印度商品的关税税率提高一倍至50%,原因是后者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实施意见》明确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保障措施的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例如,在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方面,提出要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发展高通道、高速率脑信号采集芯片,强化模数转换、通道管理和噪声抑制,增强脑信号采集放大能力。研发高性能、超低功耗脑信号处理芯片,强化并行处理能力,推动感知、计算和调节等功能的一体化集成。研发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提升脑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夯实软件工具底座。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降低编码过程的认知负荷,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化解码能力和任务迭代优化能力,提升编解码准确率、响应速率和场景通用性。开发专用控制交互软件,提升设备控制和神经调控的精准度,增强多任务协同处理能力。构建专用操作系统和通用软件平台,实现多模态数据集成、编解码算法兼容和交互软件可编辑功能,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近日,OpenAI突然发布了其首个开源语言模型 GPT-OSS,在全球科技圈投下了一枚炸弹。即便众人翘首以盼的GPT-5并未现身,但OpenAI恐怕又将因此掀起一轮新的开源潮流。此次发布的开源模型pt-oss-120b与gpt-oss-20b,据OpenAI创始人奥特曼介绍,性能达到o4-mini,在手机和笔记本上就能运行。他称这是技术上的一场大胜利。具体来看,gpt-oss-120b采用了MoE架构,拥有1170亿参数,其中激活参数约51亿,仅需在单张80GB的GPU上就能运行,其性能与闭源的o4-mini十分接近。而gpt-oss-20b同样基于MoE架构,有210亿参数,激活参数约36亿,可在配备16GB内存的设备上流畅运行,性能表现接近o3-mini。其实,回顾过去几年,OpenAI一直在走“闭源+收费”的路线。无论是GPT-4还是GPT-4o,核心模型始终没有开放。业界也一度认为,“最强模型永远不会开源”。但GPT-OSS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共识。据OpenAI官方称,GPT-OSS是一款“小型但高效”的语言模型,训练数据涵盖多语种、多领域。更重要的是,OpenAI声称该模型“可以免费用于商业用途”,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AI初创企业来说,简直是“天降神兵”。作为ChatGPT世代的开创者,OpenAI此举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转向:从闭源独占的商业路线,向开放协作的模型生态转变,这是要向国产大模型宣战吗?其实从OpenAI创始人奥特曼近期在X平台挤牙膏式更新来看,GPT-OSS的发布,并非一时冲动,而更像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调整”。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开源模型太快了。先是开源的DeepSeek凭借R1一石掀起千层浪。实际上从V2模型开始其就已经找到了性价比大法,由于模型结构层面的突破性创新,使得其将模型成本大大降低,也被业内戏称为AI届拼多多。这之后,围绕DeepSeek的讨论也真正引发了硅谷的恐慌,OpenAI迎来一个最强劲的对手。就拿迭代最快的通义Qwen 来说,其在全球社区的贡献十分活跃。凤凰网科技不完全统计发现,近三个月,阿里旗下通义千问(Qwen)开源模型经历了密集迭代,共发布 6 波重大更新,新增 55 个以上模型版本,覆盖基础模型、编程模型、向量模型及端侧优化模型。今年WAIC,甚至有论调认为开源模型进入了中国时间,截至2025年8月,中国开源大模型生态蓬勃发展,除阿里通义(Qwen)外,还有多个影响力突出的开源模型团队,覆盖基础模型、多模态、编程、轻量化等方向。如Kimi的K2,刚刚也在海外引发了较大规模的讨论;智谱刚刚开源的GLM-4.5,原生支持Agent开发;以及腾讯旗下混元HunyuanWorld-1,是全球首个开源3D世界生成模型。除了这“开源四杰”,更别提还有大量垂直领域的开源模型,强势的中国对手们,正在编程、数学、多语言等领域逼近甚至超越 OpenAI 的闭源模型。
颇为有意思的是,曾经主张开源策略的Meta,近期正在酝酿一些策略上的转向。有报道称,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新任负责人Alexandr Wang已讨论放弃Meta的开源策略,转而开发闭源模型。其与OpenAI的较量也在多个层面展开。据量子位报道,为了应对Meta的偷袭,奥特曼开始让员工保护好自己的名字。首席科学家出去接受访谈,都被要求禁止透露重要员工名字。想要打好接下来的AI之战,奥特曼必须紧握住手中重要的牌。只是OpenAI再度开源之后,这场战争又将走向何方?
近日,小米汽车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面向小米SU7系列已开始推送。小米汽车也再次呼吁,“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请大家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信息,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这句看似常规的安全提示,在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当智能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炫酷展示,更应是对安全底线的坚守与敬畏。
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透露,“目前围绕智能化的全球竞争已全面展开,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0%,位列全球最高。同时,泊车辅助驾驶技术等新兴技术在中高端车型的渗透率也超过20%。”这意味着,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至少一辆搭载了L2级辅助驾驶技术。数据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赛道上的集体冲刺,也是消费者对更安全、更便捷出行方式的迫切需求。从自适应巡航到车道保持,从自动泊车到交通拥堵辅助,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功能,如今已成为许多普通家庭的日常用车体验。技术的进步无疑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和驾驶便利,但当“科技感”成为营销卖点,当“炫技”凌驾于“警示”之上,我们不得不警惕技术狂热背后潜藏的风险。现实中,有车企以“智能驾驶”“零接管”等话术和词语,对辅助驾驶进行模糊和夸大宣传,却对其功能边界、安全操作规程等“惜字如金”。有的品牌将“脱手行驶30秒”制作成令人惊叹的广告大片,却对系统失效条件避而不谈;有的直播间用慢镜头放大“自动避让”的惊艳瞬间,却对暴雨天传感器易失效等关键限制轻描淡写;更有甚者,直接使用“自动驾驶”等误导性词汇宣传仅达到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这种将技术进步红利悄然转化为生命安全隐患的倾向,与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辅助驾驶系统的本质是辅助而非替代,其设计初衷是在特定场景下减轻驾驶者负担,而非完全取代人类判断。当消费者被华而不实的宣传误导,对技术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时,安全隐患便悄然滋生。
近日,据《韩国先驱报》报道,三星电子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负责管理全公司范围内影响深远的人工智能项目,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数字孪生及其他相关技术。由三星移动和消费电子业务组成的设备体验(DX)部门昨日正式成立了InnoX Lab。
报道称,为了推动前瞻性变革和技术创新,该部门将采用灵活的项目制模式运作,跨越组织界限选拔合适的人才,并注重快速执行。具体的项目将包括拓展数字孪生应用、利用AI优化物流运营以及提升制造自动化水平。该公司于5月在DX部门内成立了专门的AI生产力创新小组,作为其更广泛的“AI for All”的一部分。2024年12月,这家科技巨头在其芯片业务内设立了一个人工智能中心,并对现有的创新中心进行了重组。据报道,三星在一轮B轮融资中向初创公司Skild AI投资了1000万美元,该公司专注于为消费类机器人开发软件。
近日,据CNBC报道,OpenAI周一披露,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数将于本周突破7亿大关,相比今年3月的5亿用户数,在短短数月内实现了迅猛增长。这一数字的年同比增长率超过了四倍,远高于去年同期2.5倍的增速,显示出其用户粘性和市场渗透力正在迈上新台阶。用户规模的扩张直接推动了商业化的成功。OpenAI方面表示,目前平台上的付费企业用户已达到500万,较6月份的300万增长了超过60%。强劲的付费转化带动了公司营收的飙升,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现已达到130亿美元,高于6月时的100亿美元,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突破200亿美元。这种增长势头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消息称,OpenAI近期已从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红杉资本在内的顶级投资者处获得了83亿美元投资,这笔资金是由软银领投的一轮总额400亿美元融资的一部分,该轮融资据称获得了高达五倍的超额认购。然而,在AI的激烈战场上,OpenAI并非高枕无忧。其主要竞争对手谷歌凭借庞大的生态优势依然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财报电话会上的数据,其AI搜索摘要功能“AI Overviews”的月度用户数已高达约20亿,而AI应用Gemini的月活跃用户也超过了4.5亿。这表明,尽管ChatGPT在专用AI工具领域表现突出,但在用户总数上与谷歌等巨头仍有差距。
AI赛道的“军备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资本和算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另一大竞争对手Anthropic正寻求以高达17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进行新一轮50亿美元的融资。同时,一份泄露的内部备忘录显示,Anthropic正在改变其先前拒绝中东资本的立场,承认若要保持技术领先,已很难避开海湾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为了支撑全球扩张和庞大的算力需求,OpenAI正与软银、甲骨文等公司合作推进一个总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Stargate)AI基础设施项目,并已与甲骨文、CoreWeave等公司签订了数百亿美元的长期数据中心和算力合同,凸显了这场技术革命背后惊人的资本消耗。
近日,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AI领军企业、伙伴、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构建开源开放的昇腾生态,加速AI创新和发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主题演讲中强调,华为AI战略的核心是算力,并坚持昇腾硬件变现。徐直军在会上宣布华为昇腾硬件使能CANN全面开源开放。与会代表和华为共同发起了《CANN开源开放生态共建倡议》,共探AI边界,共建昇腾生态。
近日,彭博社发布博文,报道称在苹果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苹果软件主管 Craig Federighi 分享了 Siri 的最新进展。报告指出这场苹果公司全体员工大会持续 1 个多小时,包括库克在内的公司高管纷纷上台演讲,主要是安抚员工和提振士气,并宣布了公司在 AI 领域的最新成果。Federighi 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对 Siri 端到端(end-to-end)的改进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能实现现有已经宣布的功能,而且可以酝酿比我们预期更大的升级,这也是消费者最为重视的项目。”去年在 WWDC 上,苹果公司介绍了带有 AI 增强功能的更加个性化的 Siri。但苹果高管表示,原来的开发路径并没有达到所需的质量,因此,苹果转向了一个全新的架构。
近日,《中国移动投资生态白皮书》2025年版(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旨在展示中国移动产业投资“亲戚圈”生态、产投协同战略布局与丰硕成果,系统梳理中国移动直投项目、管理基金投资项目以及参股基金投资项目,涵盖500余家企业的核心能力与协同价值。
白皮书深度解析中国移动“直投+基金”双线布局,全面覆盖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智能硬件、信息安全与数字化能力等领域,详细呈现全量参股企业,直观展示中国移动股权投资版图。其中2个直投主体分别是中移资本和中移投资;3类基金平台分别是市场化基金(6支),管理基金(3支)和政策属性基金(10支)。市场化基金包含红杉六期、鼎晖PE三期、IDG三期、天壹二期、中原前海、中移创新。管理基金分别是围绕移动信息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的5G基金,基金规模68亿元;践行“链长”职责使命的产业链发展基金(链长北京基金、链长上海基金),规划总规模260亿元。政策属性基金分别是集成电路基金、国调基金、互联网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央企乡村投资基金、福州数字新基建、中白基金等。
白皮书显示,中国移动直投项目超60个,直投与管理基金投资项目超110个,亲戚圈企业数超500家。投资规模超2100亿元,战新领域投资金额超1000亿元,基金认缴规模超600亿元。白皮书指出,中国移动打造“管战建投”协同运营体系,打造协同举措“沃土计划”,搭建交流平台“彩虹桥”。在科创条线,构建研发合作体系:参股企业纳入中国移动“联创+”整体规划,鼓励各研发单元与参股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应用及产品创新。分类提供研发资源:控股企业年度研发计划纳入集团公司统筹管理,重要参股企业的新型联合研发、委托研发等合作给予研发资源倾斜。全周期匹配支持举措:研发计划阶段,重要参股企业参与申报的研发需求提前纳入研发计划;研发实施阶段,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揭榜攻关优先与参股企业合作;成果转化阶段,优先匹配“三首”“联合研发成果”等清单机制。在政企条线,制定专属合作方案,一对一建立专项常态化对接机制,一企一策制定专属合作方案;开放合作绿色通道,向参股企业开放“合作伙伴库”“智能硬件库”“三化能力平台”“移动云市场”等合作平台;分级评价分类施策,匹配差异化合作权益,对合作优秀的参股企业予以更高等级的合作权益激励。在数智化条线,能力互信引入机制,开通能力上台引入绿色通道,构建从能力对接、场景应用到商业价值实现的完整闭环;赋能智能体应用创新,依托Aaas+技术联盟,协同参股企业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共同打造通用型MCP服务,上架到能力中台MCP开放平台;省专协同市场推广,依托能力中台生态与资源整合力量,协同参股企业数智化能力找商机、拓渠道、实现市场规模与业务效益的双提升。
白皮书显示,中国移动90余家“亲戚圈”企业覆盖战略新兴产业六大领域,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新动能。其中,2家参股企业助力核心技术攻关,10家参股企业共同探索前沿技术,15家参股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录,13家参股企业支撑5G创新联合体研究工作,200余家参股企业通过“十百千万”对接会上链,覆盖全部14条子链,支撑现代产业链链长工作。白皮书还收录了中国移动直投及管理基金投资的百余家优质企业,介绍公司情况及其核心产品与能力,为“亲戚圈”及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生态合作资源。
近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集中公布多起行政处罚决定,大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互联时代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浩达通(北京)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北纬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六家企业因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方面履职不到位,依法受到行政处罚。
其中,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因“未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被处以“责令立即改正并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浩达通(北京)通信有限公司被罚100万元;其余4家企业分别被处以5-20万元的处罚。此次集中处罚也警示了全行业,对任何忽视反诈责任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通信网络秩序安全。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智奇数美编辑整理,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