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每周新闻速报

[2025-09-22]

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在京召开

近日,以“拥抱AI变革,点燃算网引擎”为主题的“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许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冠宇出席大会并致辞。

本次大会共发布63项研究成果,包括服务器、数据中心设施、网络、边缘计算、新技术与测试、智能运营、存储、液冷等领域,将进一步推动算力的创新与发展。大会公布了最新一批算力强基行动·卓越产品评估结果、DC Tech算力中心等级认证,并颁发2025ODCC年度卓越成果、年度人物等荣誉(详细内容另文发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ODCC执行主席、腾讯云副总裁/腾讯网络及数据中心负责人邹贤能,ODCC轮值主席、美团基础设施部负责人洪丹,ODCC轮值主席、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总经理王朝阳,ODCC轮值主席、百度智能云IDC建设运维部总经理于昌庆等颁发荣誉。


中国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联合发布《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技术白皮书》

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及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共同发布了《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技术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面向AI与高性能计算(HPC)场景下的新一代广域网络技术,结合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该技术将在强化智能算力统筹、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GPT、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算力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AI训练不再是一个机房的事,而是全国协同的事,这对广域网的吞吐能力提出了超低丢包率(不超过 0.001%)、超高带宽利用率(利用率超过85%)、微秒级低延迟(1ms 以内)的极高要求。《白皮书》聚焦的高性能智算广域网,能够让数据像高铁一样,在全国范围内的算力中心之间实现高速、准时、无损运输。

当前,AI大模型训练已从单一数据中心向“跨域协同”演进,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网络面临带宽利用率低、丢包率高、时延不可控等挑战。《白皮书》提出四大核心技术,构建面向AI的“网络新范式”:端网协同机制:在端网协同框架下,通过端侧与网络的实时交互,实现“任务级”速率协商与资源预留,精准匹配AI业务需求,提升传输效率与稳定性。确定性无损传输:引入增强型确定性网络(EDN)技术,实现跨域长距离“零丢包”传输,保障AI训练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智能QoS调控:基于AI算法实时识别流量特征,实现微突发检测、QoS参数自动优化、大小流识别与调度优化核心功能,完成动态调整调度,优化大流与小流的传输路径,显著降低任务完成时间(FCT)。智能ECMP负载均衡:突破传统静态路径选择机制,实时感知流量生命周期与带宽需求,动态调度最优路径,实现毫秒级故障恢复与跨域时延优化。

面向未来,高性能智算广域网不仅是AI训练的基础设施,更将支持AI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成为工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金融实时风控等众多领域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支撑。目前,中兴通讯标准团队持续主导推动高性能智算广域网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牵头成立了IETF HP-WAN(High Performance Wide area networks,高性能广域网)课题并取得重大突破,并通过成功举办BOF(birds of a feather)会议及多场Side meeting,让该技术获得了全球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确立了HP-WAN的技术标签。同时,中兴通讯联合运营商、科研机构及产业伙伴共建测试平台,开展关键技术验证与现网试点,加速技术成熟与商用落地。2025年,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电信完成上海至宁夏跨越3000 km的智算业务训练数据导入经测试,刷新了国内AI业务长距传输纪录。


网信办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十四条,主要对网络安全事件报告适用范围、监管职责、报告主体、报告流程、报告时限、报告内容等提出规范要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为规范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及时控制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落实《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流程和要求。

目前,网信部门已开通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热线、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邮件、传真等六类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渠道,网络运营者、社会组织和个人可通过上述渠道向网信部门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华为发布数据通信未来十大技术趋势报告

 近日,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研发副总裁、数通技术规划部部长金闽伟表示:“数据通信网络始终随终端与应用需求的演进而持续发展,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智能化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千行百业。智能体泛在互联的浪潮已至,新场景、新业务与新终端正持续驱动数据通信技术的迭代与突破,日益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力量。展望未来10年,超级智能、超越连接、可持续发展,千行百业陆续进入普惠智能时代 ”。

趋势1 智算DCN:10~100万卡组网,以网助算提升组网规模和比特效率。为了支撑算力规模千倍增长、推理成本千倍下降的需求,需要持续在“减少转换、减少跳数、减少数据”等方向上进行研究突破,在网络成本占比不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百倍增长、带宽十倍增长、通信效率十倍提升。

趋势2 智算广域:算网一体架构,弹性高效传输、低时延交互架构,使能普惠AI服务。未来每个企业、每个人、每个Agent智能体都需要像用水和用电一样,便捷、快速、充分的使用算力。算力/数据服务、智能体通信和基础承载网络的相互系统作用将持续增强和演化。面向未来,在算网建设和算网服务方面,持续研究算网一体化的架构和算网协同的服务技术,实现算力应用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使能普惠AI服务。

趋势3 智能园区:行业数智化,碳基硅基协同,虚实交互,极致体验。未来的企业园区在智能IOT终端和企业大模型的普遍部署下,将升级为智能空间基础设施,服务于“碳基增强员工”、“数字员工”和“具身员工”三类用户,走向人、机、物、Agent高效协同,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园区网络需在连接、策略和体验三个确定性方向上实现突破,满足硅基员工和智能数字空间发展的需要。

趋势4 泛在互联:IP on Everything,基于IPv6数据面增强的空天地海一体全域智联。空天地海一体的泛在互联,将进入万亿连接、万物智联时代,人类和智能体共同构成下一代的互联网。IP协议依然是未来通信网络的核心,也是当前唯一能承载海量连接的技术;IPv6将会继续创新、满足算力和数据在不同场景和业务扩展下的确定性、动态性、及体验保障的诉求。与此同时,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将产生新的协议,驱动寻址机制、通信机制和交互协议的变革。

趋势5 WLAN:超越连接,局域/个域/体域 三网合一,连感算能安 五面一体。短距无线的技术持续发展,物理空间持续向下延伸,LAN(局域)网络将融合PAN(个域网)和BAN(体域)网络,打破连接距离的限制,为人类和具身智能提供全域的组网连接;数字空间持续增强,提升对物理空间的感知和探测能力,通过数字建模实现人/机/环境的智能协作。未来的短距WLAN网络不仅提供高性能连接的通信,同时具备了感知探测、物联供能、安全识别和智能内生的能力。

趋势6 量子互联网:从量子密钥分发到量子分组通信,实现泛在量子信息互联。量子计算发展加速,业界预测2033年可破解现有的加密算法,影响经典通信的安全加密,通信基础设施需要面向量子加密进行升级。当前主流的独立QKD组网模式建网成本高,密钥分发复杂,IP/QKD融合网络是普惠量子加密的必然趋势。同时,面向中长期需探索量子多路交换、复用网络及量子路由组网协议,实现量子时代的信息互联。

趋势7 安全自治网络:网安一体化,全面零信任,AI对抗AI。AI增强了黑客的攻击手段和强度,促进了黑产的“工业化”,同时随着海量异构终端的发展和空天海地的泛在接入,网络风险暴露面持续扩大、防御难度急剧提升。安全的防御将全面转向网安一体防护,基于全栈可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全面零信任的理念、动态的调整和优化安全策略。在安全手段上,安全大模型和安全智能体是业界持续突破的方向,实现AI对抗AI。

趋势8 自智网络:网络数字孪生+通信智能体,重塑网络体验和运维,迈向L4+/L5。AI在多数认知任务中的表现持续超越人类,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增强了AI任务执行和闭环的能力,业界对自智网络演进到L4+/L5的信心进一步增强。网络智能体与网络数字孪生技术,是构筑ADN自智网络的两大关键基石;基于数字建模能力的提升和AI执行任务能力的增强,未来的网络将会真正走向“零等待、零接触、零故障”,“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的自动驾驶网络,重塑网络体验和运维方式。

趋势9 智能原生:多智能体协同,数据+知识双驱动,网元自感知、自决策、自演进。端侧AI在隐私保护、实时响应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相较于云端具备独特优势,随着技术发展和推理成本进一步降低,每一个设备的未来都将拥有智能。网元设备在传统转发交换、路由控制的基础上增加推理能力、向智能化网元演进。智能化的网元具备多维的感知、实时的决策、以及自演进自优化的能力,一方面与通信大模型共同协作实现网络自动驾驶,另一方面也将增强网络本身的基础连接属性。

趋势10绿色低碳:0 Bit 0 Watt 0 Loss,AI加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碳中和的愿景目标促使绿色低碳技术持续发展,AI技术在设备智慧节能、网络潮汐节能和环境协同节能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和成果,未来还将持续演进突破。同时AI技术正在融入全生命周期低碳发展转型的设计中,未来将进一步系统性的降低能耗。


中国电信启动手机eSIM业务安全评估服务

近日,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报道,中国电信启动2025年中国电信eSIM业务(手机)安全评估项目询比。

公告显示,本项目主要采购2025年中国电信eSIM业务(手机)安全评估服务,包括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数据风险评估、涉诈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内容,项目预算为30.74万元(含税)。本项目成交供应商数量为1个,设置最高响应限价,最高响应限价总价为30.74万元人民币(含增值税)。9月10日,苹果发布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支持eSIM的iPhone——iPhone Air(型号A3518)。苹果官网显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将为iPhone Air 提供eSIM 支持,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此前,中国电信相关人士指出,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工信部商用试验正式批复后,将很快向用户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eSIM手机业务办理服务。


《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正式发布

近日,《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正式发布。

本次《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同行业企业共同发起,涵盖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人工智能企业等60余家单位,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行业号召力。《倡议》聚焦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突出安全风险和治理挑战,形成七方面共识:一是筑牢安全根基,共担主体责任;二是强化技管结合,共建安全能力;三是深化协同共治,共绘治理蓝图;四是聚力创新突破,共筑产业韧性;五是践行智能向善,共守伦理底线;六是严守数据合规,共护数据安全;七是拓展全球视野,共促开放合作。明确提出以安全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生命线,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产业生态,汇聚产业合力,共同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倡议》参与各方表示,此次发布是行业强化自律、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创新和安全中实现良性互动,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谷歌承诺在英国追加50亿英镑AI投资

近日,谷歌借在英国开设数据中心之机,承诺再向当地业务投入50亿英镑,重点开展面向科学和医疗领域的AI研究,预计每年将创造8000多个工作岗位。它表示,在英国南部开设的数据中心是为期两年的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涵盖资本支出、研发及相关工程。在一份声明中,该公司将这些举措誉为其在英国AI领域投入的“又一里程碑”。这一观点得到了英国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的呼应,她在为该数据中心揭幕时表示,谷歌的投资“是对英国经济投下的有力信任票”。她还强调,由于这项“将在未来几年内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与美国的关系将得到加强。大多数新闻机构都强调,谷歌作出这一承诺的当天,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将抵达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路透社报道称,预计特朗普在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还将达成一系列此类协议。谷歌重点提及其最新数据中心的本土化背景,称有超过250家公司参与了建设,“其中大多数是本地公司”。该设施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其云、办公、搜索和地图服务的需求。该公司目前计划投入的50亿英镑中,有一部分将用于谷歌旗下DeepMind AI的研发,据称这将对英国经济和网络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并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

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总裁兼首席投资官露丝·波拉特(Ruth Porat)估计,到2030年,AI可为英国经济带来4000亿英镑的增加值,她认为她的公司正在助力释放这一潜力,同时“提升关键的社会服务水平”。谷歌宣布与壳牌欧洲能源公司(Shell Energy Europe)达成一项无碳能源管理协议,称其将通过专注于清洁能源的生产以及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来“助力电网稳定”。该公司表示,与壳牌达成的协议以及其在英国的其他清洁能源举措,可能有望使其业务在2026年实现“95%左右的零碳能源运营”


软银“瘦身”愿景基金,押注AI赛道

近日,有消息称,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计划进一步聚焦其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同时拟将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员工规模缩减约20%。

据了解,此次裁员与以往的裁员举措有所不同——此次裁员发生在软银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至6月30日)恢复盈利之后。该季度,得益于愿景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以及对英伟达(Nvidia)、台积电等企业增持股份所带来的回报,软银单季净利润4218亿日元(约合29亿美元)。目前,愿景基金的员工人数约为300人。而在2022年和2023年经历两轮裁员后,这一数字已从2022年的500余人逐步下降。愿景基金曾在2020年进行过一轮裁员:在2019财年创下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年度亏损后,该基金裁减了80人,占当时员工总数的15%。最新动作显示,软银向资本密集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转型,可从其通过愿景基金二期(Vision Fund 2)向OpenAI投资97亿美元这一举措中得到体现。此外,有分析认为,此次团队重组标志着软银将脱离此前广泛布局初创企业的投资模式,未来规模缩减后的团队将集中精力推进人工智能相关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软银目前是“星际之门”项目(Stargate project)的参与方之一。该计划是软银与OpenAI、甲骨文(Oracle)联合发起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始投资规模达1000亿美元。


迈向智能世界白皮书2025-智能体@AEI正式发布

近日,华为携手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集团、上海科技大学、杭州亮通等5家产业伙伴共同发布《迈向智能世界白皮书2025-智能体@AEI》,标志着AEI从理念走向实践,新型ICT基础设施正式迈入“智能体”时代。华为企业 O&M 系统解决方案总经理李生发表“Agentic AI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主题演讲,系统阐述华为AEI(Agentic Enterprise ICT-Infrastructure)愿景、价值主张、目标架构与实施节奏,并发布企业Agentic AI运维三大解决方案,分享华为在金融、制造、教育等行业的实践。 《迈向智能世界白皮书2025-智能体@AEI》作为华为《迈向智能世界白皮书》系列分册发布, 提出了AI+新型ICT基础设施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基石,Agentic AI将开启企业运维新范式。

白皮书核心要点

华为 AEI 愿景:围绕企业数据中心和智慧园区的新型 ICT 基础设施,构建融合智简的 Agentic AI 运维解决方案,助力行业伙伴易集成、易部署、易运维,使能企 业业务极高可用、极优体验、极简运营。

华为AEI目标架构:首次提出Agentic AI运维系统及两大关键架构变化,一是从传统管控单元走向智能体自决策自闭环,二是从传统NBI走向MasterLink智能互联。

华为AEI解决方案:推出面向数据中心场景 “算网存·Agentic AI运维强算”、面向中大园区场景 “业网端·Agentic AI运维提质”、面向多分支小园区场景“ICT智能云管·云智增效”的三大系列解决方案。

最后,李生表示:“华为将持续与产业各方携手共进,推动智能运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共同迈入高度自治、普惠共赢的Agentic AI智能运维新时代。”


中国电信在3GPP实现首个6G标准立项

近日,由中国电信研究院牵头的“6G系统计费研究”(Study on Charging Aspects of 6G System)项目正式获批通过,实现中国电信在3GPP国际标准组织的6G牵头立项突破。该项目是3GPP SA5工作组首个获批的6G项目,由研究院6G研究中心莫志威担任报告人。

在6G网络中,人工智能(AI)、通感一体(ISAC)和天地一体(NTN)等新型服务将产生多样化、海量且高价值的数据。作为3GPP首个6G计费项目,该立项将面向6G新型服务设计新的计费模式,包括探索6G新型计费商业模式与计费量纲,研究跨网络、跨服务和跨资源的6G计费架构与机制,并为AI、通感、天地一体等6G关键服务提供可行的计费方案。中国电信将全力履行报告人职责,协同全球运营商、设备商和服务提供商等产业伙伴,共同探索6G计费新模式。

2025年是6G标准元年,3GPP全面进入6G技术研究阶段,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是6G生态构建、产业规模应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向未来,需以标准为引领推动6G前沿技术加速落地,将其转化为可互通、可商用、可持续演进的网络能力,实现产业化突破。中国电信将依托在3GPP的领导层任职和牵头立项,与全球产业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统一6G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为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01.png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智奇数美编辑整理,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